新媒体行业的样子(新媒体行业有哪些职业)
文/九凤
编辑/小C
这是新媒体行业最好的时代,也可能是最坏的。
不久前,南京小甜甜抖音上回答街访,因一句“能带我吃饭就好”火速蹿红,当日吸粉300万。
今年3月,咪蒙尝试玩产品,和浦发银行推出联名信用卡,借助庞大的粉丝量,带来10万+开卡量。
但在今年,《二更食堂》被永久封号,《暴走漫画》遭遇下线,“情感教母”Ayawawa因发表有关慰安妇严重不当言论被严禁……
2018年,锌财经看到的是,微信长大了,抖音很疯狂,封号事件频次前所未有……“新媒体”行业,似乎自带强烈的互联网属性,“变化”得马不停蹄。只是,走到如今,原先的狂热步调转向更为理性。
微信官方公布过一组数据,今年一季度,微信用户9.8亿,已经接近互联网用户极限,今年一季度,月活跃用户数达到了10.4亿。这意味着微信用户增长红利期基本告落。
新榜8月报告显示,2018年,以54万公众号为样本统计,仅剩63%处于活跃更新状态,26%已经停更。
浙江网界青年学习营
“新媒体行业已经进入了下半场。”这是地心引力新媒体工场COO周晓伟在浙江网界青年学习营上给出判断。
他认为,经过七年发展,微信用户的各种付费行为习惯已经养成,各种变现路径基本跑通。而目前,互联网红利已消失,增量问题成为普遍焦虑,政策的收紧也让新媒体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。
接下来,进入下半场的新媒体行业将迎来什么变化,会发生什么?呈现什么样的趋势,红利和机会在哪里?周晓伟从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和解读。
周晓伟 | 地心引力新媒体工场COO
以下根据周晓伟演讲整理(有删减):
▌行业方面:
趋势一:微信进入下半场,商业化将是主攻方向,同时,商业化变现呈现一个多元化趋势。
微信经过七年发展,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成熟的衰退期。用户的各种付费行为习惯已经养成,各种变现路径基本跑通。与此同时,新增流量越来越困难,成本越来越高,增长问题成为普遍焦虑,行业一部分已经开始将视角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,思考如何利用好存量。而从整体来看,整个行业无论从打开度还是活跃度,转化率,其实都呈现衰退的趋势。
像一些头部大号,包括一条、开始吧、新世相、十点读书,都已经开始尝试多元化变现,但还是以广告游戏、阅读包括电商还有知识付费为主。 “开始吧”,去年没有尝试去做很多的广告、电商、知识付费等业务,但是今年他们在电商这一块,大概有300万用户量,今年目标是做到1.5亿的流水。
趋势二:微信公众号的流量越来越往头部集中,行业整个淘汰在加速,如何去应对比如说对长尾账号来说,如何去应对这种变化,我们会认为抱团取暖才是有可能获得生存的机会。
两个效应值得关注。第一个,二八定律。我们做过相关的统计数据,5%的账号其实贡献了95%阅读量,其实绝大部分的阅读量都是来自于头部账号。
第二个,马太效应。企业端将越来越多的营销头号费用开始往头部大号去集中。月收入在1万以上的自媒体,经过我们统计来看不到60%。像“咪蒙”这样的账号,一条广告现在卖到80万,但是它的广告量还无法承受,所以要去建矩阵号,能够有更好的广告位出来呈现广告。
为什么我们认为要抱团取暖,像曲玮玮和小北的矩阵账号,其实他们里面的账号并不完全是来自于自建的,也有很多是外部的一些账号,他们联合起来去做了一些商业化的动作。行业有这样的发展趋势,
趋势三:头部内容获取流量的效应是非常稳,围绕着头部内容的竞争将更加激烈。
用户总的时间有限,注意力很稀缺。但优质内容依然吃香。
从内容平台上面体现,像今日头条、一点,包括企鹅号等等这些账号,他们都为了去获取流量,去拉拢和帮扶更多的优质的内容生产者,包括推出一系列扶持的政策和补贴的措施。从去年一直火的知识付费来看,得到、在行、知乎这些平台,他们针对KOL的争夺就非常激烈。
趋势四:公众号树立正确价值观变得尤为重要。
如果说过去通过一个自媒体的努力,可以把自己的自媒体账号从0带到100的话,但如果缺失正确的价值观,很有可能就是从100到回到0。
二更食堂就是一个例子,因为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,导致账号被封。
趋势五:原创版权将更受重视,内容生产将越来越专业和规范。
从政策方面来看,微信的原创保护的机制越来越健全。从行业来说,其实针对于版权和原创,其实行业有过几次比较大的讨论和争议。这块的意识也在逐步地强化。
趋势六:知识付费的角度来说,我认为知识付费大有可为,但市场目前依然鱼龙混杂,能否突围考验的是团队。
知识付费非常考验团队有三个能力,一是持续的输出优质内容的能力,二是运营的能力,三是商品变现的能力。
趋势七:在我看来小程序无论是对于创业者还是从业者,小程序都是目前比较少数的机会和流量洼地,增长重心将逐步转移到小程序上。
从两个方面来看:
一方面,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,微信作为基础设施成型了。移动互联网3.0其实是微信互联网,这个概念也已经被大家接受。
另一方面,小程序可以成为流量增长的入口。我们通过小程序,可以把这些流量往社区或公众号去导。“林清玄读书会”在过去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,粉丝增长就超过了500万。这是一个基于小程序,基于公众号,基于线上线下所形成的效果。
▌那么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看,有哪些趋势呢?
趋势一: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新媒体流量矩阵,公众号的并购将出现井喷。
去年我一直在说,公众号的交易肯定会迎来一个大爆发。
今年年底一直会持续的就是来自于并购,会有一个很大规模的体量出现。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新媒体流量矩阵?
第一、对于企业本身而言,新媒体的流量只有它矩阵化、平台化的时候,价值才会放大。
第二、从风险性的角度来说,矩阵化抗风险的能力会更强一些。我们可以看到,之前的项目就有一个“毒舌电影”这些账号他们其实都是在拿到投资之后,很短时间却被封掉了,这对于他们商业化的打击是毁灭性的。
第三、就是公众号的交易。大家都知道今年“量子云”粉丝数是8个亿,收购量子的980个公众号。
趋势二:两微一抖其实已经成了企业新媒体的标配,抖音第一波红利已过,专业红利期已到来。
我们过去说两微一端,或者说这一端其实还不是很明晰,我们还可以把它更明晰一点,两微一抖已经成为了企业新媒体的标配。
根据2018年的7月份抖音官方的数据,抖音全球的用户数据已经突破了5亿。抖音作为事件营销流量非常好的阵地,肯定是不容错过。
抖音属于草根的环境其实已经过去了,接下来将迎来的是专业环境,因为抖音会主推MCN,抖音的定位叫专业化的服务器,将会存在一些机会。
趋势三:企业新媒体营销将更加注重营销效果。
企业已经走过了最初新媒体尝试阶段,已经有了更深的认识。而从微信的生态来讲,双数据一直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。现在涌现出了越来越多专业的新媒体的营销机构,他们通过大数据让新媒体实现更有效地营销。
趋势四: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所形成的新的舆论场,将给企业危机公关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。
2017年,诸如“红黄蓝”、携程虐童等事件都是从自媒体包括新媒体发酵出来的,其对企业无论从他们股票的价值也好,包括对企业的舆论口碑也好,其实都造成了很大的严重打击。
但是如何去应对严重的挑战,我个人认为唯一要做的就是只有不断地去思考可能发生的变化,我们才有可能去应对。
©本文版权归“锌财经”所有
部分图片来自网络